2019年建筑节能一体化将迎来不平凡的一年
近年来,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动下,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,这对于改善建筑质量、减少能源消耗、提高居住舒适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但随之而来的,外保温与主体结构不同寿命、工程质量无保障、安全隐患多和防火性能差等一系列通病,成为关乎民生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。
翻看此前的新闻报道,因传统建筑外墙外保温引起的火灾、脱落等安全事故屡见不鲜。
2009年2月,北京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,据专家组勘查分析,大楼外墙外保温材料的选取与构造设计存在严重隐患,致使大火扩散蔓延;
2010年11月,上海,一栋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施工的公寓大楼起火;
2013年4月,石家庄,刚交房4个月的新楼外保温层被大风刮掉,网友将其戏称为“楼纸纸”;
2014年5月,济南一栋在建写字楼外墙外保温层被大风刮走,砸向楼下停车场,业主吓得不敢出门。
这种种因外墙外保温系统引起的事故让人胆战心惊,其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也成为建筑行业挥之不去的阴霾。此外,无法做到与建筑物“寿命同步”也是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一大硬伤。他表示,目前多数建筑的外墙外保温寿命非常有限,即便在理想状态下,建筑物存续的50年或70年间,至少也要做2-3次外墙保温,否则非但不节能还会诱发安全事故。因此,为解决空鼓、开裂、脱落、火灾等问题,避免维修、维护和更换等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,推广应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势在必行。
“这项技术,是传统建筑保温设计和施工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,相当于把过去裹在建筑物身上的‘土棉袄’(传统外墙外保温)换成了时尚保暖内衣(自保温砌块)。”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集保温防火功能与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,墙体不需另行采取保温措施,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和防火新规,具有与建筑保温同寿命、A级防火、安全可靠、施工快捷等多种优点。
1、住建部2010年颁布了76号令《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》,积极鼓励应用新型节能的建筑材料、新材料、新装备、新技术工艺的研发、生产和应用。
2、住建部2011年《“十二五”建筑节能专项规划》
到“十二五”末,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%的节能标准,鼓励北京、山东等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节能75%的节能标准。
3、2012年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出台《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2012年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将超过40亿元,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,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到2015年,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m2以上,到2020年,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%。
国务院、住建部、财政部、发改委、工信部、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资金支持!
山东省、河北省、辽宁省住建厅已下发强制性执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(自保温砌块设备)文件,陕西、天津、江苏、湖南、山西和新疆已启动!